4月28日,上游新闻以“短视频渠道现明星代言法令咨询公司,网友称刷视频上圈套服务费后公司失联”为题对网贷22万余元的债务人巫女士(化名)的遭受进行了报导,她通过短视频渠道找到成都四川万信金岸法令咨询有限公司,对方假充律所,称能协助做网贷逾期分期。随后,她在付出一半服务费5400多元后发现受骗,请求退款未果,对方工作人员失联。
与巫女士聊地利,法令咨询公司工作人员自称“律所”。受访者供图
5月15日,长春市民巫女士奉告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通过上游新闻报导,在涉事公司辖区市监所的催促下,通过洽谈,追回了这笔钱。”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大街市监所工作人员回应记者:“状况事实,经核对查询处理,涉事法令咨询公司交还所收费用。”巫女士奉告上游新闻记者:“我尽管没讨要500元定金,可是5400多元服务费进展款追了回来,仍是很快乐的。期望我的阅历能提示协助更多的债务人,不要重蹈覆辙做我这种傻事,要注意鉴别法令咨询公司和律师事务所。”
对此,四川省律师协会相关工作人员奉告记者:“2023年的一段时间以来,本省各律师协会收到多起对法令咨询公司、法务公司、维权中心以及相关人员的投诉,且呈持续上升趋势。投诉人除反映有关人员法令服务质量低下外,对律师和非律师服务人员的区别感到十分疑问。咱们在官微上发过《严正声明》。声明指出,社会上的所谓法令咨询公司、法务公司、维权中心、律师经纪人委员会等主体一般归于商场监管部门注册挂号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许民政部门挂号的社团安排,仅持有企业营业执照,而非律师事务所执业许可证,律师也不能在此类公司中上任,提示广阔公民、法人和其他安排等正确辨认,防备危险。”
稍早前报导》
4月28日,上游新闻记者从巫女士供给的截图看到,昵称“法务助理林教师”的微信号说:“你这边没问题的话,增加咱们律所实名认证的企业微信,给你预定正式的委托合同。”企业微信手刺显现:“付某 万信金岸法令”。“我先付了定金500元,给我树立‘律所’企业服务群后,又向我发来具体版洽谈履行计划,我又缴了5400多元的进展款。结案后再付尾款。”已然现已给出了洽谈计划,那么是不是即日起就能够按这个计划履行了?巫女士表明:“一般债务人都会以为计划当即履行。但万信金岸公司的人奉告不能够,有必要是在每期还款日逾期后才干收效。这时候我意识到,他们大话连篇。在我网贷逾期接到催收电话后,我愈加承认他们的诈骗行为,想停止协作,(让对方)交还5900多块钱,他们不退,然后电话不接微信不回完全失联了。计划还没执行我就缴了5900多元,过后想起纯属哄人。”
明星为法令咨询公司代言。网络图
4月28日,万信金岸公司员工童先生(化名)奉告记者:“巫女士的状况事实,退钱要找公司负责人。企业微信号都是公司供给,ID号是别人身份认证的。别的,洽谈计划不一定都能到达完全免息费或延期的成果。洽谈后一般第三方能够停打网贷联系人的催收电话,可是紧迫联系人电话肯定是要打的,债务人不处理逾期借款的话,会一向打紧迫联系人电话。”
上游新闻记者 冯盛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