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11月22日讯(记者郭丽霞 通讯员陈学兵)“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掉,您是我在异地求学时的温暖来历。”这是一名西藏生在结业后写给她的高中班主任、市四十九中教师王倩信里的内容。而这位给远方孩子送去温暖的教师却疏于陪同自己的孩子,导致孩子患上了严峻的感统失调。11月22日,王倩在青山区教育系统“我的教育初心”故事陈述会上的讲话让在场一切教育工作者泪目。
教师陈述会上的讲话 记者郭丽霞 摄
2014年是王倩带班主任的第2个轮回,3名来自雪域高原的散插生进入了她的班级,他们都是西藏区域经过严厉选拔,以高分考入市四十九中的。到车站迎候时,孩子们朴素的衣衫、高原红的脸庞和怯生生的目光让王倩深深牵动。
教师陈述会上的讲话 记者郭丽霞 摄
一个叫旺修的孩子上课总是趴在桌子上睡觉,有时甚至在寝室里不去上课。有段时刻,王倩很不了解,但不管怎么问询,旺修都低头不语。王倩对他说:“已然你不知道怎么说,那就写给我吧。”所以,王倩收到了这样的一份阐明:“还记得我刚上学,老爸就对教师讲,不学习就打,不要打死就行。不论是初中仍是小学,我都是被打过来的。”“刚进入武汉市四十九中,或许是由于醉氧,我十分困,恨不得用一根竹竿把上下眼皮撑起来,终究仍是成功睡着了。后来发现教师不打我,我就像脱缰之马,开端放飞自我……”
陈述会现场 记者郭丽霞 摄
王倩发现,她了解的仅是这些来自远方孩子们的冰山一角。她提示自己,要当一名摸着石头过河的行者,一点点走进孩子们的心里。她每天5点多起床,提早来到校园,去宿舍看看几个西藏的孩子,换季时提示他们加衣添被,患病时在医院陪同他们。3年里,几个孩子没有回家过过一个新年,王倩每年都陪他们一同度过藏历新年,还会在新年期间和他们一同吃团年饭,为旺修预备他最喜欢的食物——马铃薯。
高二寒假,西藏生曲珍由于家里有事要返藏,火车只要晚上11点45分的。曲珍说要自己走,王倩不放心,坚持去送她,清晨才夜以继日回家。王倩没有想到,自己眼里的这么一件小事,却被孩子记在了心里。曲珍在结业今后写给她的信中说:“那天其实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坐火车,心里很惧怕,您开车把我接到了自己家,您的家人都很亲热,专门做了好吃的等我,临走时还给我买了生果、面包……王教师,我这一辈子都无法忘掉,您是我在异地求学时的温暖来历。”
教师陈述会上的讲话 记者郭丽霞 摄
2017年高考,两名西藏女生一个被西南政法大学选取,另一个考取了华南理工大学。可是那3年里,王倩没有太多时刻陪同自己的孩子,以至于他现在进入学龄段今后,被发现患有比较严峻的感统失调,每天不得不花费很多时刻练习、协助他纠正。王倩说:“有时扛在肩上的职责太多、太重,也会让我觉得难以负重,家人也曾多次劝我放下,但对我来说,两端都好像我的血脉难以舍弃。”
活动现场,多名教师的教育故事都催人泪下:钢城四中英语教师、班主任陈维坚持给装病不上学的孩子送了一周早餐,总算感动了对方、使其自动回到讲堂;钢城十七小教师余婧写了100万字教育日记,并给予自闭症孩子母亲般的关爱;白玉山中学的吉尚军夫妻俩扎根边校,白日在校园上课,晚上轮番陪护患病白叟,在公汽上批改作业,在病房里备课……
据了解,本次青山区教育系统主题宣讲活动旨在经过身边人的故事,激起教育系统广阔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热心。
【修改:张玲】